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I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娱乐行业。特别是剧本杀这一娱乐形式,正在被AI技术彻底改变。面对传统剧本杀中组局困难、游戏时长短、沉浸式体验有限等问题,AI剧本杀应运而生,不仅解决了这些痛点,还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
玩剧本杀凑不齐人只能跟陌生人拼车?
剧本杀玩到一半突然有事,自己难堪,同伴也扫兴,实在煞风景。
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AI剧本杀提上日程
如果让AI陪你玩剧本杀,会是个什么光景?
一、剧本杀行业情况 1. 剧本杀市场规模预测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达170.2亿元,同比增长45.0%。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剧本杀的推理性、悬疑性可以满足玩家的推理爱好和表演欲,同时,剧本杀也为有社交需求的玩家提供了平台。
在需求推动下,中国剧本杀门店快速扩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预计到2025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448.1亿元。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2. 剧本杀用户年龄分布
剧本杀的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26-40岁,尤以26-30岁的年轻人最多,这个年龄段的玩家,有钱,但是时间不多,很难组到合适的人一同游玩。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 中国采访网民喜欢线上剧本杀的原因
调研显示,网民喜欢线上剧本杀的原因主要有节省时间、容易组局、随时随地能玩等原因。这些原因贴合上述26-30的核心用户年龄分布,这部分人群工作忙碌、琐事颇多,但又有不小着娱乐以及情感需求。AI剧本杀本身含有线上剧本杀的已有优势,还能依靠自身的特色,如随时退出游戏而无任何惩罚、语音不方便时可以用文字游玩等,可以满足用户对线上剧本杀的期待。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 剧本杀时长接受度调查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数据显示,2022年,57.5%的受访玩家认为每局剧本杀游戏的时长控制在1-2小时为最佳,27.7%的受访玩家则认为2-3小时的游戏体验会更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剧本杀的游戏时长除了与剧本长度、剧情复杂程度有关之外,主持人对于游戏节奏的把控也是影响时长的重要因素。
从数据可知,玩家对游戏时长要求较高,与前面所述一致,AI剧本杀能有效的控制游戏时间,可以随时进入、退出或暂停游戏,实现对时间的自由掌控。
5. 剧本杀行业情况总结
近年来,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21年达到170.2亿元,同比增长45.0%。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448.1亿元。剧本杀凭借其推理性、悬疑性以及社交属性,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尤其是26-30岁的年轻人。这部分用户群体工作忙碌,时间有限,但娱乐和社交需求强烈。线上剧本杀因其节省时间、容易组局、随时随地能玩等优点,受到用户喜爱。此外,AI剧本杀在控制游戏时长、满足用户时间自由掌控方面具有优势。据调查,大部分玩家认为剧本杀游戏时长控制在1-2小时为最佳。未来,剧本杀市场将继续扩大,AI剧本杀可能会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二、剧本杀用户需求
经验丰富的玩家这样解读:
一个人玩剧本杀,玩的是故事和推理。
一群人玩剧本杀,玩的是氛围和社交
那么,剧本杀的魅力究竟何在?可以总结了以下三点:
归结而言:
剧本杀玩家对游戏的期待主要集中在成就感、体验不同人生和社交互动三个方面,同时,单人游戏与团队游戏的期望值也各有侧重。
三、剧本杀类型 1. 案件方式分类
AI剧本杀在沉浸本、情感本、还原本类型存在潜在优势。
4. 剧本杀类型总结
除了能够实现如阵营本、沉浸本等的AI化,AI剧本杀还能在沉浸本、情感本和还原本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1)沉浸本
在沉浸本类型上,线下剧本杀的成本较高,价格较贵,并且受到地域限制严重(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沉浸式的剧本杀场馆),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这些限制,巧妙的利用AI的优势或许是打造新奇体验的一种方法,AI的特色在于互动性、赋予AI以个性化的角色,AI可以成为那个角色而不是“扮演”那个角色,并且在与玩家的互动过程中慢慢将玩家引入自身角色的情境中,让玩家入戏,以情化人。
2)情感本
在情感本类型上,AI或许可以突破传统剧本杀的思维,把玩家本人而不是玩家扮演的角色请入故事之中,类似于戏剧中”打破第四面墙“的理论,赋予AI一个角色框架,让玩家以本人的身份参与到AI的故事中,因玩家的不同选择、不同身份等,有着不一样的结局,在故事最后,利用另一个Agent生成玩家与AI共同经历故事的过程,用这个过程写成一篇短篇小说,让玩家本人成为主角。
3)还原本
对于还原本,则是目前AI剧本杀探索的主要领域,与AI互动,寻找线索,提取证言,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下,从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信息拼凑成一出完整的故事。这是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叙事手法,所有角色各执一词,需要读者(玩家)自行拼凑出一个故事。这种叙事手法在AI剧本杀中可以得到强化,将故事背景与角色设定赋予AI,使AI变成剧本所需要的角色,但又不赋予其任何超出角色的信息,AI可以很好的扮演这种叙事者,并且在游玩过程中,玩家不是被动的通过死板的程序或者剧本一条条的播报信息与对话,而是要主动去挖掘信息,这种体验的新奇感是此前所未有过的。
四、现有AI剧本杀案例: 1. 《AI公寓:虚拟证言》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911060/AI/
完美世界灵思工作室的AI剧本杀游戏,2024年6月17日上线,上线一个月steam评价为褒贬不一,只有45%的评价是好评,差评主要集中于:
1.大模型的加入并没有给游戏增加特殊的体验。
2.对话额度用完后需要额外花钱购买”咖啡”。
steam好评率45%,褒贬不一
2. 《AI Alibis》
https://mp.weixin.qq.com/s/Sj-1dVuhxpnBHqDJ4dD4Lw
在线试玩:
https://ai-murder-mystery.onrender.com/
开源代码:
https://github.com/ironman5366/ai-murder-mystery-hackathon
《AI Alibis》是由两位外国游戏爱好者开发的AI剧本杀游戏,上线后短时间内AI Alibis就在Hackers news上登顶第一,两位制作者利用直接原则反馈(DPF)训练AI。但因为是开源项目,该作品的评价未知。
3. 《AI探案集》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917100/AI/?l=schinese
《AI探案集》同样是完美世界灵思工作室的作品,不同于《AI公寓:虚拟证言》玩家需要审讯AI嫌疑人,《AI探案集》的AI是作为玩家的助手,辅助玩家深入调查线索、审视证据以找到案件真相。这款作品的AI元素少一些,更像是传统游戏中加入了AI辅助功能。
《AI探案集》steam评价,目前仅有5篇评测,但好评居多
4. 现有AI剧本杀案例总结
现阶段,AI剧本杀的已有案例较少,剧本杀行业利用AI大多集中于利用AI写作剧本杀剧本,反而是游戏行业在探索AI剧本杀的玩法,且都集中于悬疑推理类的作品,优势很明显,就是能够有独特的互动体验,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目前的游戏案例并没有将AI的优势发挥出来,更像是把传统游戏的形式套了一个AI的壳子,其次便是调用AI的token费用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收费方案。
至于为何都集中于悬疑推理类作品的原因,可能如下:
1.剧本杀的雏形可以追溯到“谋杀之谜”(Murder Mystery Game)游戏,悬疑推理类作品本身就是剧本杀的核心玩法,受众也最广,是最能代表剧本杀特色的剧本类型。
2.制作游戏时所用的模型均为通用大模型,对于推理与逻辑效果更好一些。
3.有些类型的剧本杀其实更偏向于角色扮演与社交游戏,并不是典型的剧本杀类型,并未被注意到。
五、传统剧本杀优势与痛点 1. 优势
1) 自由度高:
2)新的游戏理念:
3. 存在一些新的玩法可能:如情感剧本类型中,是否可以利用AI做一些发泄剧本或倾诉剧本,这种剧本限制于真人玩家的原因,在传统剧本杀中无法实现。
2. 劣势:
从年龄分布来看,剧本杀玩家年龄主要分布在26-30与31-40岁之间,且尤以26到30岁的玩家最多。
在用户需求方面,个人剧本杀玩家追求对故事和推理的体验
剧本杀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成就感、体验不同人生和社交。其中,破解谜题带来的成就感、角色代入带来的情感体验以及轻松的社交氛围是剧本杀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剧本杀类型丰富,包括案件方式、机制类型和剧本类型等多个维度,满足了不同玩家的需求。然而,现有剧本杀市场存在一些痛点,如情感本游玩受限、组局困难以及真人互动体验不佳等问题。
AI剧本杀凭借其优势,有望解决这些问题。但现有AI剧本杀案例较少,主要集中在悬疑推理类作品,优势在于独特的互动体验,但存在将AI优势发挥不足、收费方案不成熟等问题。与传统剧本杀相比,AI剧本杀具有自由度高、革新游戏理念等优势,但缺少成熟作品,受限于模型性能。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AI剧本杀案例,如《AI公寓:虚拟证言》和《AI Alibis》等,但评价褒贬不一,仍需探索,但已有许多AI平台足以支持AI剧本杀的开发,如字节的豆包、聆心智能的AI乌托邦Pro、MiniMax等。
聆心智能AI乌托邦PRO
通义星辰
八、可能方向(有待探索)
故事和推理的单人游玩是目前AI剧本杀大概可行的路线:
1.AI情感剧本杀,主打一个情感体验,单身狗友好(可以结合二次元游戏与乙女游戏的特色,这些游戏都是以情感为主要卖点)
2.AI还原本,设定一个情景和几个AI控制的NPC,玩家自由询问,还原事情真相,叙事可以参考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那样,最典型的如审案断案系列。
3.AI沉浸本,利用与AI人物的对话来编织故事,玩家在与AI互动的过程中自行挖掘出故事。
相关链接:
1.AI乌托邦Pro:https://pro.ai-topia.com
2.通义星辰:https://xingchen.aliyun.com/xingchen/
本文由 @ AI芝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微软AI投资回报缓慢引发成本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