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开源发展的机遇与特色
政府推动的开源战略和政策环境,为中国开源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开源发展,自开源被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后,中国开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切实推动当地开源发展,特别是国家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数字中国等战略,为中国开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
2023年,工信部提出中国开源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开源体系建设,释放开源发展潜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开源应用示范标杆,支持国内外优质开源社区加快孵化和应用推广,助力提升关键软件源头创新和供给能力。来自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给中国开源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开源最大的活力-开发者增长速度令人瞩目
中国开发者(含香港)在GitHub全球用户数量规模排名第三,2023年为1,100万,预计2026年GitHub中国开发者规模1,800-2,000万;活跃率居全球第一,显示了中国在开源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开源新生力量偏向年轻化,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中国开发者社区数据显示,中国开发者注册用户数4400万,2023年新增用户783万。随着开源的普及,很多年轻开源新生军逐渐加入和成长,开源人才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
全国超过40%的开发者工作在一线城市(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主)。北京、广东是开源开发者聚集较多的地域,占全国总数27%。上海、江苏地区占比数量处于第二梯队,占全国总数14%
在开源项目的贡献上,开发者主要还是通过代码和文档的贡献,在参与过开源项目的开发者中,其中35%的开发者有代码贡献,31%有文档贡献。
全球开源大背景下,超过75%的开发者支持AI大模型开源,并认为这种开源模式可以促进全球开源社区参与和贡献。
开源项目稳定发展,部分中国企业表现抢眼
据GitHub统计,经过2018-2020年的高增长后,GitHub平台的年度事件增长数量逐渐下降。2023年GitHub日志数据为14亿,相比2022年增长了约10.32%,继续凸显出开源科技的发展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中的活跃与关键地位。
中国大企业开源的项目体量及活跃度总量,与美国大企业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放眼全球重点参与开源的企业,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微软、华为、谷歌、亚马逊和Meta。
全球开源排行榜中,聚焦国内,华为于2019年将开源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开始发力,仅用2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位置;阿里巴巴在2021年前,一直是国内开源的领先者,并至今稳居世界第六的排名;蚂蚁集团于2023年正式进入世界前十;国内开源的第四大巨头百度,目前排名全球12。进入全球前30的中国企业还有字节跳动(18)、PingCAP(19)、飞致云(24)、Deepin(25)、腾讯(26)、以及乐鑫科技(27)。
聚焦中国开源项目,OpenRank排名位列前五的分别为openHarmony、openEuler、PaddlePaddle、MindSpore、Ant Design。企业与个人对于开源技术的贡献与参与度不断提升。
开源在重点领域的技术与应用,正逐渐强化和深化
开源已成为中国发展操作系统产业的重要途径。调研显示,中国操作系统发行版数量显著增长,尤其在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openHarmony正成为主流选择之一,特别是在物联网类别中,技术生态和影响力有显著提升。云和服务器操作系统,openEuler、OpenAnolis和OpenCloudOS作为核心基础设施,持续领跑市场,
开源数据库在金融、电信、电商、医疗、物联网等行业中的应用案例不断增多,尤其是时序数据库如loTDB、TDengine、lnfluxDB等,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展现了强大潜力。
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开源活动相当活跃。阿里通义干问、智谱chatGLM、幻方量化deepseek-67B模型、零一万物的Y-34B模型、百川的baichuan2-13B模型等陆续开源。中国企业在A1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中国企业在RISC-V国际基金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中国制造的RISC-V处理器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在RISC-V国际基金会高级会员中,中方成员占比达到48%;中国有超过400家企业关注、参与和使用RISC-V指令集进行开发。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等城市陆续推出一系列科研、产业化支持政策。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