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伴随着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收到了机器的威胁。
这种担忧不难理解,在人工智能AI、机器人、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的帮助下,很多在几年前只能由人类完成的工作,现在都能由计算机完成了。且AI时代,计算机可以自主完成学习训练,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想法如今正在渗入人类的现实世界。
在工业革命时期,有至少二至三代的英国工人的境况,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变得愈发糟糕。那些工人直至逝去,也未能见证这种这种巨大的繁荣,他们不可避免的成为历史的牺牲品。而历史往往是在短期中创造的,人类今天所做的决定,最终会产生长远影响。如果那时的卢德主义者们成功阻止了科技进步,人类的经济生活可能仍然和17世纪保持一致。
于是,问题来了。
当时的卢德主义者和其他组织都竭尽所能阻止劳动取代型技术的扩张,但他们没有成功,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政治影响力。事实上,那时从机械化中获利的人同时拥有政治权力,这是很罕见的。因为机械化工厂对英国在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所以商人以此积累起来的财富,并不会收到政府的侵害。
但对于大多数国家的统治阶级而言,在技术取代劳动一事上,统治阶级不但得不到多少好处,反而会遇到很多风险和损失。技术的革新会损害一部分人的收入,从而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威胁统治阶级。因此掌权者会尽可能对其发展加以限制。
经济增长停止了数千年,原因之一,就是世界陷入了原地踏步。
回到2024年,互联网巨头百度在武汉探索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打车)被政府快速干预,恰好验证了这一点。想想看,仅仅引人无人驾驶就可以破坏社会的稳定…我们将有数百万的专职司机失业,其中大部分是男性,这一项技术创新就足够造成动乱了。现在我们还要对数据分析师、设计师、客服人员做同样的事情。
这并不是宿命论或悲观主义。也并不是说如果放缓技术进步的步伐或限制自动化发展,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工业革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的开始,人类的生命短暂而永恒,短期会损害当下人们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场变革造福了每一个人。
人工智能自然也有同样的潜质,但它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把握当下。如果我们努力去理解未来和当下的挑战,而不是秉持着“长远来看每个人都会获益”的想法而对其避而不谈,那么我们将更有能力来决定结果。
愿我们以史为鉴。
版权归作者任嘉兴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引用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