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刊|总第3729期
石班瑜老师走了,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还他电影票的机会。
昨晚社交媒体上传来噩耗,中国台湾著名配音演员石班瑜于9月17日上午在北京因心脏骤停离世,享年66岁。
石班瑜本名石仁茂,1985年进入配音界,师从有“台湾配音皇帝”之称的陈明阳(代表作《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法海、何家劲版展昭)。
早期因声线偏尖,石班瑜只能给一些坏人、太监等小角色配音。
1990年,永盛公司为了力捧周星驰拍摄了《赌侠》。他们特意到台湾,想找一位声音接近、语调有点夸张的人来给周星驰配音。
于是,石班瑜的独特声线和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风格配在一起,配出了将近三十部经典之作。
周星驰的代表作里,只有《审死官》和《济公》两部杜琪峰执导的电影未采用石班瑜配音。
石班瑜曾在采访中坦言:“可能(杜琪峰)导演不喜欢我吧。”
可以说,对于粤语圈外的华人而言,只有石班瑜的声音和周星驰的表演合二为一,才是牵动情怀的正确答案。当时甚至连拍广告,都会请石班瑜来给周星驰配音。
我们欠星爷的电影票,其实有一半是欠石班瑜的。
听觉是人类五感中拥有高敏感度、高辨别能力的一个,而且是退化速度较慢、在正常死亡时最后丧失的一个。
这就意味着,声音记忆是一种牢固、持久、提取速度非常快的记忆。
比如近期《黑神话:悟空》爆火,即便不玩游戏的人,只要听到其重新录制的《云宫迅音》(86版《西游记》片头曲),DNA也会立即启动,无数回忆在脑中激荡翻涌,情怀一下就来了。
一个人的声线和指纹、唇纹、虹膜一样,也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供进行身份识别的。我们生活中便经常会遇到听声识人的情况。
纵然有些歌手、配音演员、主持人等经过气息控制和发声位置的训练,可以对声线进行修饰、美化,但独属于某人的声线,就是老天爷赏的饭,谁也抢不走。这也是为什么音乐圈里有“音色流氓”(如陈楚生、周深、张韶涵等)这样的说法。
石班瑜的声线,就是已经刻在数亿华人脑中的记忆。别人只能模仿,无法替代。
不过自己的声音与周星驰的形象过于绑定,可能也让石老师略感苦恼。他在上节目或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最喜欢的配音角色,经常会给出非周星驰的答案。
比如他曾表示个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是《风尘三侠》里梁朝伟饰演的陈大文。他觉得给陈大文配音,诠释出了内心戏,与给周星驰配音相比,更为收敛。
他还曾“一本正经”地表示自己配反派角色比配正派主角要好,比如《赌神2》里的仇笑痴(吴兴国 饰)、《古惑仔之只手遮天》里的乌鸦(张耀扬 饰)、《古惑仔之龙争虎斗》里的司徒浩南(郑浩南 饰)等。
石班瑜一生为三百多部影视剧配过音。这也不免让人生出了一个担心——他的标志性声线会否被后人滥用。
前不久,抖音上流行起一个玩法,使用AI软件采集知名歌手的声线,然后让AI声线去演唱伍佰的歌曲《泪桥》。其中很多AI声线,如孙燕姿、杨丞琳等,都让人听不出瑕疵来,彷如翻唱一般。
再加上如今的视频制作软件,可以轻易地用AI来变换音轨里的音色。石班瑜的声线AI化,并不存在技术门槛。
因此,我想呼吁,请重视一下声线的版权保护。如今短视频里到处是猴哥、四郎、紫薇的声音。虽然听着蛮有趣的,可这也严重地破坏了我们脑中的声音记忆,搅乱了情怀。
石班瑜老师离世后,我们不会再听到他的新作。我想将他的声音封存成一生不忘的记忆。请短视频创作者们手下留情,不要用他的AI声线刀我。
【文/满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