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技术的赛跑”:专家激辩如何避免AI导致就业极化
创始人
2024-10-21 22:03:58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失业率总体稳定。特别是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9014万人,同比增长1.3%。近几年来首次超过1.9亿人。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新产业在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增长11.3%,明显高于服务业增速。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较快增长。

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将保持怎样的互动?

近日,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在北京举办“2024年三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会”。与会专家认为,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具有就业创造效应,也会带来就业替代效应。应推动技术进步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搭建终身的数字技能培训体系。

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深刻改变就业市场

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具有就业创造效应。

一是创造新兴工作机会。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闫雪凌认为,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兴行业,催生了一系列新岗位,如数据标注师、数据科学家、提示词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机器人操作员等,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是促进新商业模式。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推动了共享经济、按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和创业机会。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新经济专委会主任祝华新介绍,2023年,美团骑手高达745万人(较2019年增加86.7%),滴滴司机1900万人(比2021年增加600万人),充分发挥了经济形势不佳时的就业蓄水池功能。

三是提供更多样的就业形态。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带动了远程办公、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模式的兴起,为不同背景、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的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提高了就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四是助力就业公平与多样性。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减少招聘过程中的偏见,通过分析更为全面和客观的数据,确保更多的应聘者根据技能和能力被公平对待,对就业多样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也会带来就业替代效应。

一是自动化导致的职位消失。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可能替代大量传统的中低技术岗位,特别是在制造业、物流业和服务业,自动化的迅速普及让许多低技能、低收入工人面临失业的风险,特别是那些从事重复性劳动的员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敏认为,“萝卜快跑”等类似现象背后,是长期以来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重置。

二是技能需求转变。王敏认为,能力不匹配可能是最大挑战,能力鸿沟会让劳动者难以适应环境。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逐渐提高。缺乏技术背景或无法跟上技能要求转型的劳动者,可能失去就业机会,导致就业市场的两极分化。

三是收入不平等。闫雪凌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会进一步推动就业极化,扩大收入不平等。高技能人才在人工智能驱动的行业中收入可能大幅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由于被人工智能取代,可能面临收入下降或失业,进一步扩大了不同劳动力群体间的收入差距。

借助招聘大数据与详尽的微观调查数据,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春超发现,人工智能发展不仅极度渴求具备计算机编程、数学建模及算法设计等“硬技能”的专业人才,对拥有卓越沟通协调能力等“软技能”的人才需求也同样强劲。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发展对不同技能层次劳动者存在差异化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而言,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是就业机会增加、就业质量提升;对低技能劳动者来说,人工智能发展不仅构成明显的挤出效应,而且还会造成就业质量下降的风险。

技术进步需与就业保持平衡

在2024年三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专家认为,技术进步往往并非是中性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是偏向技能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极有可能仅仅流向少部分人群,赢者通吃的可能性很大,由此将加深岗位极化和收入极化的风险。

为实现推动技术进步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政府、学者、行业组织以及企业都需要思考如何平衡劳动者保护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家庭或者个人如何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技能与数量需求变化,确保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能够惠及广泛的劳动力群体。

与会专家提议,可考虑对显著负面影响就业的自动化技术征收机器人税,用以为那些因采用新技术而面临失业威胁的群体提供工作安全或者收入安全等方面的援助。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表示,随着预期寿命上升和生育率下降,自动化技术发展投入规模将越来越大,对于就业市场的冲击也越来越大,需进行必要的政策干预。

他指出,补贴新增低技能工作岗位可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以转移支付方式提供收入补贴可增加低技能家庭可支配收入,都有助于降低社会总失业率,其中前者对低技能劳动者就业促进作用更强。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他认为,延迟退休将削弱居民储蓄动机,影响传统物质资本和自动化资本积累,有助于改善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状况和收入分配格局。

帮助受技术进步影响劳动者提升教育与技能是与会学者提出的又一应对举措。

王敏认为,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须要搭建终身的数字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改革教育体系,帮助劳动者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的技能,包括编程、数据分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等领域的知识提升,确保更多人能适应新工作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主任张冰子也表示,技术革命对劳动者能力需求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她看来,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育与技术的赛跑”,教育系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培养更多具备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面对技术进步的冲击,与会学者还一致呼吁加强社会保障,重视劳动者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屈小博指出,当前数字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最大冲击是对劳动关系、社保体系的冲击。对于两亿左右的灵活就业人口,社保覆盖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加快而日益凸显,需要尽快从制度上予以解决。

张冰子则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劳动基准和劳动形态变化,认为需要关注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问题,以及最低工资、工时、休假和解雇保护,主张要确保劳动者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环境下仍然能够享有合理的工作条件、薪酬待遇和社会福利。

与会学者还提出,准确把握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影响机制,需要在理论上对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明确定义与测量标准。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赵国昌认为,就业质量通常被限定为某一时间段的考量,若能将其拓展至个体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无疑将为深入理解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更为深刻的洞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内容

厦门大学:AI“火眼金睛”...
5月到7月,正是榴莲大量上市的季节。在榴莲的主产地马来西亚,占地近...
2025-07-15 17:15:00
英伟达黄仁勋最新专访:谈美...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据CNN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
2025-07-15 10:12:39
英媒:AI将帮你和宠物“对...
英国《卫报》7月12日文章,原题:新研究中心探索AI如何帮助人类与...
2025-07-15 08:12:11
英伟达:从显卡巨头到AI霸...
文 | 商研所 在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史诗中,很少有公司能够像英伟达...
2025-07-14 16:14:03
AI灵巧手、AI创想师、A...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7月14日报道:7月12日上午,2025上海市青少...
2025-07-14 16:12:29
智源宣布全面开源RoboB...
7月14日,智源研究院宣布,具身大脑RoboBrain 2.0 3...
2025-07-14 14:41:41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