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企业正在召回被AI顶替的员工,AI还没那么聪明
创始人
2025-11-11 22:17:06
0

自打OpenAI的ChatGPT问世以来,关于AI冲击职场可能会导致大家失业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经过这几年的迭代,如今AI在能力上也迎来跨越式发展,因此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试将其引入工作流。

比如,亚马逊正计划实施该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将一次性裁撤超过3万名员工,原因则是他们开始使用AI来完成原本由人类执行的任务。事实上,亚马逊的这一决策并非孤例,尝试用AI代替人类以降本增效的情况在各国此起彼伏。

然而AI真的能代替人类吗?日前人力分析公司Visier发布了2025年的就业与招聘报告,对全球142家公司、共240万员工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被裁员工中约有5.3%后续会再次被原雇主聘用。事实上,这一比例自2018年以来相对稳定,但近两年明显上升,且呈现出加速爬升的态势。

Visier将这种情况形容为“企业与AI之间的冷静期”,反映出企业面对AI工具实际能力和局限性的现实。尽管一些公司在引入AI后,确实能在部分流程提升效率,但真正的问题在于AI通常只能接管任务,而不是接管岗位。并且搭建AI基础设施,包括硬件、数据系统,以及安全框架,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这些支出的实际费用往往会远超预算。

于是,当AI无法顺利接入工作流后,企业就只能重新召回被裁员工。这就好比当初马斯克入主X时也进行了大逃杀式的裁员,可X却直接陷入瘫痪,后续马斯克被迫重新将被裁的骨干给请回来。

无独有偶,今年夏季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了题为《The GenAI Div,ide:STATE OF AI IN BUSINESS 2025》的AI产业研究报告。其中MIT指出,95%的企业AI投资实际上未能产生经济效益,并被困在“高投入、零回报”的困境中。有企业主表示,“领英上满天飞的AI革命,在我们这里仅仅体现为合同处理速度加快了些,本质上什么都没改变。”

有趣的是,世界经济论坛的相关研究表明,50%到60%的典型初级任务(报告起草、研究综述、代码修复、日程安排、数据清理)已经可以由AI完成。可是理论与现实为何会出现偏差呢?即使抛开零售、能源、工业制造、农业等传统行业,在科技、媒体领域AI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如今AI在大规模取代岗位的同时,却又为人类创造了新工作,来清理AI留下的烂摊子。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写作者、数字艺术家不再是“从零创作”,而是弥补AI在复杂任务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即看起来像完成了工作的伪成果,也就是“AI工作垃圾”(Workslop)。

有海外大厂的员工就在领英上吐槽,Workslo就好像是垃圾食品,虽然看上去诱人,但缺乏营养、原创性和真实意义,并且他表示,“我不仅要花时间验证AI生成的报告,还要召开额外会议,与多个团队核实信息,最后只能亲自重写。”

然而遗憾的是,如今AI产生“垃圾”几乎不可避免,这是由AI大模型的底层逻辑所决定的。

由于AI吸收的知识体系是靠海量质量参差不齐的文本统计权重,而不是像人类一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构建出来的强鲁棒性和平滑性的知识网络。以至于所谓的AIGC,其实是AI大模型从万亿参数组成的数据库中,围绕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将内容进行排列组合再生成内容,而检索+拼接这一组合带来的结果就一定会出现与物理世界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AI幻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AI无法胜任相关工作其实是一种另类的“知识诅咒”。诸如“一直觉得XX大V很厉害,直到他说到了我的专业”,这是互联网上网民吐槽大V翻车时常用的说法,毕竟没人是全知全能,所以就会在不熟悉的领域露怯。

但是有自知之明的人类往往只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高谈阔论,可AI就不一样了,因为它被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人类希望打造全知全能的工具。

尽管AI庞大的数据库使得它懂得很多,但是却存在幻觉。不仅如此,有相当多的人在使用AI时往往会给出一个模糊的目标,这就使得AI会在数以百万计符合条件的结果中选择。可一旦备选方案太多,能选中合乎用户心意选项的概率自然也就微乎其微了。

人类员工在修复AI工作结果时,相当于是不断给既有目标中添加约束条件,最终筛选出想要的结果。那么问题就来了,人类员工为什么不直接给AI设计一个结构化、标准化,且严谨的目标?其实答案是具备这种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少之又少,毕竟当下许多企业使用AI是希望代替初级职位,而不是给自己找一个AI管理者。

总而言之,由于目前AI大模型的局限性,所以使用AI降本增效还是个伪命题,除了某些流程过于标准化的岗位,大家暂时还不必担忧自己会被AI取代。

相关内容

原创 ...
自打OpenAI的ChatGPT问世以来,关于AI冲击职场可能会导...
2025-11-11 22:17:06
AI成公考备考“新教练”?...
公考备战正迈入AI辅助时代,其技术应用在公考培训赛道中日益深化。面...
2025-11-11 19:45:33
业内探索以“物理AI”驱动...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孙阳)近年来,人工智能(AI)浪潮...
2025-11-11 19:15:21
让孩子爱上运动 甘肃迎来一...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甘肃体育教育正迎来一场深刻变革。从兰州交通大...
2025-11-11 18:45:25
科学与健康|“医学+AI”...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题:“医学+AI”视角看健康中国新图景 ...
2025-11-11 18:16:53
“现在不适合挑起对华争端”...
【文/观察者网 齐倩】 墨西哥拟对中国等国征收50%关税,中方9...
2025-11-11 15:46:16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