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帝王强制爱,怎么莫名其妙地让人想笑呢?
女主要为师父报仇,把皇帝约到悬崖边单挑。身后站满皇帝的侍卫,她毫无顾忌一剑刺进皇帝心口。
皇帝徒手拔剑,还问女主:怎么不够狠?
女主就哭了……
两人痛苦地对视良久,皇帝说:“还是好好准备你我的大婚吧!”
女主:“你杀了我师父,我怎会嫁给你?”
皇帝缓缓走来想摸女主的脸,霸气断言:“你会的,因为你没得选。”
短剧画风+古早剧情,《凤凰台上》是什么怪胎?
好歹古偶剧是任嘉伦的统治区,居然拍出了满满的油腻感,彭小苒年纪不小了,硬演傻白甜小花。
豆瓣短评区一条高赞的评论道破玄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01
《凤凰台上》播出前期待值拉得很高。
任嘉伦主演的古偶剧一直品质稳定,《凤凰台上》安排上他从没演过的“疯批”人设,#任嘉伦病娇帝王#全网话题阅读量5.6亿。
彭小苒明艳大气的古装造型一直很出圈,代表作《东宫》之后,粉丝一直盼着她有过硬新作,可惜后面接连几部剧都“怪吓人”的,唯有那一抹“含泪破碎的笑”成了每个角色的招牌动作。
《凤凰台上》剧照宣发时,彭小苒的造型和《东宫》相似度极高,任嘉伦玩世不恭又有几分凉薄的表情似与过往古偶不同,两人搭档又燃起了新期待。
宣发稿里吹:摒弃了冗长拖沓的铺垫,开篇便抛出“帝后反目捅刀”这一高能场面,在短短三集之内,集齐废后、杀师、强娶、逼宫等硬核剧情。
待到播出一看,不是短短三集,是短短一集,男女主已经走完了全部硬核剧情。这是典型的短剧手法,直给情绪,故事是次要的,先给观众展示结果,再倒序回溯起始缘由。这么做是为了给观众下钩子,因为很多短剧的剧情都匪夷所思,观众的确会好奇编剧怎么圆回来。
可《凤凰台上》的剧情古早又老套,“废后、杀师、强娶、逼宫”,不用演员演,观众都能脑补了出好几部,再没一点好奇心了。不过,古偶剧这些老戏码翻来覆去拍这么多年,观众骂是骂了,该看还是看,换波演员换种味道。
可是用短剧手法拍出来的《凤凰台上》,看不到三集就想弃了,因为前期故事铺垫严重不足,观众很难入戏,看多了还会被各种漏洞百出的细节扎眼。
比如,这边皇帝为了取悦皇后,让人用炭盆在梨花周围暖树催花,同一时间,宫人却因为皇帝没有在皇后宫中留宿,就故意克扣炭火,把皇后寝宫变冷宫。
皇帝杀了皇后师父,死活不告诉她原因,是怕她承受不住师父有罪行的残酷事实。可让皇后接受心爱之人其实暴虐成性、乱杀无辜,她还必须与杀师仇人结婚,这种心理压力不比知道师父有罪大得多?
总之,编剧一边给皇帝立隐忍权谋人设,一边让他做出种种不符合逻辑的无脑行为。类似剧情bug在《凤凰台上》前三集里比比皆是。看着看着,你会脑补,可能任嘉伦和彭小苒演的是一套剧本,被导演剪辑出了另一个故事,不然怎么哪儿哪儿都对不上呢?
02
连不上的剧情考验观众,更考验演员。
男主角萧焕是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朝政被太后和太傅把持多年,他利用两人嫌隙图谋亲政,娶太傅之女凌苍苍就是太傅提出的条件。太傅知道萧焕身患寒疾活不过十年,只要凌苍苍生下皇子,萧焕死后,他就可以独揽大权。
凌苍苍是太傅的独女,从小被宠成傻白甜,怎么高兴怎么来。她想当侠女独闯江湖,就以凤来阁阁主身份四处招摇。她明知自己是未来皇后,萧焕化名的侠客白迟帆向她求娶时,她一点不纠结就爽快答应了。
任嘉伦往一个方向使劲,努力在演一个压抑纠结的帝王,一出场就好像早已手揽大权的样子,蹙眉、沉郁的表情配合剧情,时有微调。
彭小苒可能是真的无法在勇闯江湖的赤诚侠女和爱恨纠葛的矫情皇后之间找到过渡剧情,于是直接硬切。瞪大了眼睛把两个招牌表情轮换着用,一会儿傻白甜又愣又直,一会儿眼眶含泪破碎感拉满。好像是用彭小苒建模的AI人演出来的。
剧情呢,说是“朝堂之上的风诡云谲”,实际反派坏得明明白白,正派蠢得清清楚楚,所有的权谋冲突都像走流程,皇帝整天就琢磨着怎么和皇后虐恋。
03
《凤凰台上》播出前,网称“东宫如故”,因为凑齐了《周生如故》《东宫》两部精品虐心古偶剧的男女主,期待强强联手,虐虐生甜。
然而《周生如故》的悲和《东宫》的悲并不相同。前者是“克制的悲剧”,初尝淡然,后品却是无边苦涩。它的虐,在于家国礼法、在于大义与私情的抉择,是一种“不得不如此”的宿命感。而《东宫》的精髓是“炽烈的悲剧”。像一杯烈酒,爱恨都极其浓烈。它的虐,在于国仇家恨、在于欺骗与遗忘,是一种“爱恨两难”的撕裂感。
《凤凰台上》的做法是把“茶”和“酒”混在一起。它只看到了这两道菜都“虐”,就以为把任嘉伦和彭小苒这两个“顶级食材”放在一起,两部剧所有的“虐情节”都加进来做辅料,一定能复制成功。结果,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一个“虐点清单”。为了虐而虐,失去了情感铺垫和逻辑,变成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闹剧。
《凤凰台上》暴露的荒谬在于,平台从“大数据”出发,认为成功元素1+1≥2;但观众从“情感”出发,看到的是生硬拼接1+1=0,甚至因为其拙劣的模仿和拼贴,产生了负面的喜剧效果。
当创作不再是源于一个动人的故事,而是源于一份冷冰冰的数据表格,那么即使集齐了所有“成功密码”,也只会生产出一部让观众哭笑不得的“缝合怪”。 这不仅是《凤凰台上》一部剧的困境,也是当前影视行业“捷径思维”下,许多大制作共同面临的尴尬。
上一篇:阜博集团宣布推出AI歌曲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