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益方生物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3日接待前海开源、华宝基金、建信养老、汇丰晋信、明汯投资等19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益方生物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会秘书YUEHENGJIANG。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策略会现场、线上会议等。
据了解,益方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的企业,其产品线涵盖了多个临床阶段的药物。公司的产品贝福替尼,一种三代EGFR抑制剂,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此外,公司还有Garsorasib(D-1553),一种KRASG12C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其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CDE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D-0502是一种口服SERD,针对E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已进入二线治疗注册III期临床试验。D-0120是一种URAT1抑制剂,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已完成国内IIa期临床试验。D-2570是一种TYK2抑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公司还在肿瘤和肿瘤免疫疾病领域拥有多个临床前在研项目。
在Q&A环节中,公司透露了KRASG12C抑制剂Garsorasib(D-1553)的最新研发进展,包括关键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的完成、NMPA的受理和优先审评资格的获得,以及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D-0502的研发进展也在进行中,包括与氟维司群头对头的二线注册临床III期试验,以及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其他产品如D-0120和D-2570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中,D-0120正在进行IIb期临床试验,而D-2570的II期临床试验也已启动。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情况及产品管线介绍
益方生物是一家创新药研发企业。目前,除对外授权产品贝福替尼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外,公司有一款处于NDA阶段的产品,一款处于注册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两款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和多个临床前在研项目。
(一)贝福替尼(三代EGFR抑制剂):目前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每年新发约80万患者,根据沙利文预测,2030年新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量可能达到100万,这其中约有40%-50%是EGFR突变。从近两年三代EGFR抑制剂产品公开销售数据来看,三代产品已经成为EGFR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主要处方产品。贝福替尼二线及一线治疗适应症已于2023年获批上市,二线治疗适应症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二)Garsorasib(D-1553)(KRASG12C抑制剂):D-1553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KRASG12C 抑制剂,用于治疗带有KRAS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据文献报道,KRASG12C突变发生在约14%的非小细胞肺癌,约4%的结直肠癌以及约3%的胰腺癌患者中;在中国人群中,KRASG12C突变发生在约4.3%的肺癌,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以及约2.3%的胆管癌患者中。2023年12月,D-1553新药上市申请获得CDE受理,并于2024年1月被纳入CDE优先审评程序。在商业化方面,2023年8月,公司授权正大天晴有权在中国大陆地区对D-1553产品进行独占性的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
(三)D-0502(口服SERD):D-0502适用于E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上述患者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70-75%。2020年,乳腺癌年新发患者超过肺癌,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癌种,同时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较长,复合患者基数大。SERD已上市产品氟维司群需要通过肌肉注射给药,患者依从性差,并且由于氟维司群分子本身的性质,通过制剂改良成为口服产品一直未获得成功,因此全球多家生物医药公司都在开发全新结构的口服SERD产品。2023年1月FDA批准美国Radius公司的Elacestrant用于治疗ER+,Her2-,并伴随有ESR1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晚期适应症,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口服SERD产品。公司研发的SERD产品是国内首个进入二线治疗注册III期临床试验的产品。
(四)D-0120(URAT1抑制剂):D-012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尿酸盐转运体1(URAT1)抑制剂,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市场上的现有痛风产品普遍存在疗效、尤其是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随着全球及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群基数的增长,在中国患者人群已经超过1亿人,市场亟需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好的新产品。D-0120已经完成国内IIa期临床试验,在2022年四季度启动了国内IIb期临床研究。2023年4月在美国展开了联合用药II期临床研究。
(五)D-2570(TYK2):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靶向TYK2的新型口服选择性抑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银屑病分子为靶点的治疗药物已逐渐成熟并进入临床。TYK2是一种细胞内信号激酶,介导IL-12、IL-23的信号传导以及I型IFN驱动的应答,但不介导有其他激酶介导的细胞因子应答。因此,靶向TYK2的抑制剂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目前公司临床前在研管线主要还是聚焦于肿瘤和肿瘤免疫疾病领域。
二、Q&A
Q:请问KRASG12C抑制剂Garsorasib(D-1553)的最新研发进展?
A:您好!2023年5月,D-1553的关键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完成患者入组,该药的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12月获得NMPA受理,并于2024年1月获得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既往经一线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KRAS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D-1553也正在进行多种实体瘤适应症的单药与联合用药的国际多中心(MRCT)研究,目前处于临床II期试验阶段。
2024年5月,一项评估D-1553对比多西他赛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KRASG12C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目前该研究正在顺利进行中。
2024年6月,D-1553再度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BTD)。此次纳入BTD的两个新适应症分别为胰腺导管腺癌方向和结直肠癌方向。同月,D-1553联合勤浩医药SHP2抑制剂GH21治疗KRAS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申请通过CDE审评。
在学术方面,2024年4月,公司于AACR年会公布了D-1553在KRAS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II期注册临床试验最新成果。2024年6月,《柳叶刀-呼吸病学》(TheLancetRespiratoryMedicine,IF:76.2)全文在线发表D-1553治疗肺癌的II期单臂注册研究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在既往接受过治疗且携带KRAS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Garsorasib显示出了较高的肿瘤缓解率和较长的缓解持续时间(ORR:50%,DCR:89%,中位DOR:12.8个月,中位PFS:7.6个月)。此次是国产KRASG12C抑制剂首次登上《柳叶刀》系列杂志。2024年6月,D-1553联合应世生物FAK抑制剂Ifebemtinib(IN10018)在KRAS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Ib/II期研究结果入选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壁报。结果显示:在31名可评估患者中ORR达到90.3%,DCR达到96.8%,DOR、PFS和OS尚未成熟;Ifebemtinib与Garsorasib联合应用的整体安全性与各自单药治疗一致。大多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Es)为1级或2级。
Q:D-0502产品的研发进展如何?
A:您好!D-0502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国内目前正在开展与氟维司群头对头的二线注册临床III期试验。同时,D-0502正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023年12月,公司在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上以口头报告加讨论的形式(报告编号:PS15-02)公布了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中,D-0502单药治疗的Ib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NCT03471663)。结果显示,D-0502单药治疗在ER阳性、HER2阴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安全性良好,并初步展现出了抗肿瘤效果——临床受益率(CBR:CR+PR+SD≥24周)达47.1%;ORR为15.7%;在与氟维司群CONFIRM研究相似的受试者中,中位PFS为7.4个月。
Q:目前公司其他产品研发进展情况如何?
A:您好!D-012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尿酸盐转运体1(URAT1)抑制剂,目前正在中国进行一项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IIb期临床试验,该试验于2022年9月入组首例受试者,目前临床试验正在按计划进行中。公司于2023年4月在美国启动了D-0120与别嘌醇联合用药的II期临床试验,目前也正按计划进行中。
D-257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靶向TYK2的新型口服选择性抑制剂,2023年6月,D-2570的I期临床完成入组并完成所有访视。2023年12月启动了针对银屑病的II期临床试验,目前正按计划进行中。谢谢!
来源:金融界